[1]
|
张玉钧. 国家公园理念中国化的探索[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4):66 − 79.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22.04.007
|
[2]
|
甄莎, 崔彬. 中国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与路径研究[J]. 生态经济,2023,39(6):143 − 148.
|
[3]
|
樊宝敏, 杜娟, 张德成, 等. 中国林业遗产类型与地理分布[J]. 世界林业研究,2023,36(2):82 − 8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3.0017.y
|
[4]
|
汪劲. 中国国家公园统一管理体制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10):10 − 23.
|
[5]
|
刘超.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表达[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5):81 − 92.
|
[6]
|
马思静, 张家荣, 张玉钧, 等.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国家公园社区适应性协同治理机制: 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23,38(4):1089 − 1103.
|
[7]
|
耿松涛, 张鸿霞, 严荣. 我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分析与运营模式选择[J]. 林业资源管理,2021(5):10 − 19.
|
[8]
|
孙彦斐, 唐晓岚, 刘思源, 等. 我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化建设: 背景、困境及展望[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58 − 65.
|
[9]
|
张辉. 国家公园建设应重视发掘保护林业文化遗产: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N]. 中国绿色时报, 2021-12-16(1).
|
[10]
|
杨金娜, 尚琴琴, 张玉钧.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社区参与机制研究[J]. 世界林业研究,2018,31(4):76 − 80.
|
[11]
|
马洪波. 以中国特色国家公园理念引领三江源保护与发展[J]. 青海社会科学,2022(6):36 − 43. doi: 10.3969/j.issn.1001-2338.2022.6.qhshkx202206005
|
[12]
|
BINNEMA T,NIEMI M. ‘Let the line be drawn now’: wilderness, conservation, and the exclusion of aboriginal people from Banff National Park in Canada[J]. Environmental History, 2006, 11(4):724 − 750. doi: 10.1093/envhis/11.4.724
|
[13]
|
WALLS M. Economics of the US national park system: values, funding,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challenges[J]. Annual Review of Resource Economics, 2022, 14:579 − 596. doi: 10.1146/annurev-resource-111920-021401
|
[14]
|
王应临, 杨锐, 埃卡特. 英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评述[J]. 中国园林,2013(9):11 − 19.
|
[15]
|
秦子薇, 熊文琪, 张玉钧. 英国国家公园公众参与机制建设经验及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20,33(2):95 − 100.
|
[16]
|
FORESTA R A. Natural regions for national parks: the Canadian experience[J]. Applied Geography, 1985, 5(3):179 − 194. doi: 10.1016/0143-6228(85)90021-9
|
[17]
|
刘鸿雁. 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生态学杂志,2001(6):50 − 55. doi: 10.3321/j.issn:1000-4890.2001.06.013
|
[18]
|
BARRETT B. Roots for the national heritage area family tree[J]. Parks Stewardship Forum, 2003, 20(2):41 − 49.
|
[19]
|
陈英瑾. 英国国家公园与法国区域公园的保护与管理[J]. 中国园林,2011,27(6):61 − 65.
|
[20]
|
刘思源, 唐晓岚, 孙彦斐. 发达国家自然保护地森林资源生态保育制度综述[J]. 世界林业研究,2019,32(3):1 − 6.
|
[21]
|
赵凌冰. 基于公众参与的日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研究[J]. 现代日本经济,2019,38(3):84 − 94.
|
[22]
|
金荣. 日本国家公园入选相关特征研究[J]. 中国园林,2020,36(4):83 − 87.
|
[23]
|
凯莉·高切丝, 若兰·米切尔, 布兰登·布兰特, 等. 价值演变与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J]. 中国园林,2018,34(11):10 − 14.
|
[24]
|
张晨, 郭鑫, 翁苏桐, 等. 法国大区公园经验对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跨界治理体系构建的启示[J]. 生物多样性,2019,27(1):97 − 103. doi: 10.17520/biods.2018252
|
[25]
|
董禹, 陈晓超, 董慰. 英国国家公园保护与游憩协调机制和对策[J]. 规划师,2019,35(17):29 − 35.
|
[26]
|
王江, 许雅雯. 英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 环境保护,2016,44(13):63 − 65.
|
[27]
|
方静文. 文化遗产的古今关联: 以英国湖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为例[J]. 西北民族研究,2019(4):199 − 207.
|
[28]
|
孙倩, 王赛赛, 邱守明, 等. 国外国家公园生态体验项目发展实践: 兼论对我国普达措国家公园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22,35(4):119 − 124.
|
[29]
|
侯艺, 许先升, 陈有锦, 等.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模式与经验借鉴[J]. 世界林业研究,2021,34(1):107 − 112.
|
[30]
|
MASON C W. The Banff Indian Days tourism festival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5, 53:77 − 95. doi: 10.1016/j.annals.2015.04.008
|
[31]
|
刘红纯. 世界主要国家国家公园立法和管理启示[J]. 中国园林,2015,31(11):73 − 77.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5.11.016
|
[32]
|
沃里克·弗罗斯特, C. 迈克尔·霍尔. 旅游与国家公园: 发展、历史与演进的国际视野[M]. 王连勇, 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2014.
|
[33]
|
苏杨, 胡艺馨, 何思源. 加拿大国家公园体制对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启示[J]. 环境保护,2017,45(20):60 − 64.
|
[34]
|
滕琳曦, 廖凌云, 傅田琪, 等. 法国国家公园品牌增值体系建设过程及特征分析[J]. 世界林业研究,2022,35(5):101 − 106.
|
[35]
|
张引, 庄优波, 杨锐. 法国国家公园管理和规划评述[J]. 中国园林,2018,34(7):36 − 41.
|
[36]
|
Korean National Park Service. National parks of Korea[EB/OL]. (2020-11-13)[2021-12-21]. https://chinese.knps.or.kr/Knp/Jirisan/Introduce.aspx?MenuNum=1&Submenu=02.
|
[37]
|
张碧天, 闵庆文, 焦雯珺, 等. 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与韩国智异山国家公园的对比研究[J]. 生态学报,2019,39(22):8271 − 8285.
|
[38]
|
王鹏, 马婷, 李楠. 我国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管理的社区参与研究[J]. 世界林业研究,2023,36(3):69 − 74.
|
[39]
|
方言, 吴静. 中国国家公园的土地权属与人地关系研究[J]. 旅游科学,2017,31(3):14 − 23.
|
[40]
|
巩前文, 李铁铮, 秦国伟. 加强林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 行政管理改革,2018(11):80 − 85. doi: 10.3969/j.issn.1674-7453.2018.11.014
|
[41]
|
HERLIN I S. Exploring the national contexts and cultural ideas that preceded the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method in England[J]. Landscape Research, 2016, 41(2):1 − 11.
|
[42]
|
OBRADOVIC S, STOJANOVIC V, LUKIC T. Geotourism and local communities: measuring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sustainable tourism in the Fruka Gora National Park[J]. Geoheritage, 2023, 15(3):90. DOI: 10.1007/s12371-023-00860-7.
|
[43]
|
李荣启.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J]. 艺术百家,2016,32(5):38 − 43. doi: 10.3969/j.issn.1003-9104.2016.05.006
|
[44]
|
李飞. 基于China-NIAHS框架下的林业文化遗产保护探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2):1 − 6.
|
[45]
|
樊宝敏. 积极促进林业文化遗产认定与管理[J]. 中国国情国力,2018(7):37 − 40.
|
[46]
|
李娅, 余磊, 窦亚权. 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功能提升路径: 基于国外的启示与经验借鉴[J]. 世界林业研究,2022,35(4):113 − 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