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34卷  第5期

2021年第34卷第5期目录
2021, 34(5): 1-2.
[摘要](149) [HTML] (14) [PDF](16)
摘要:
专题论述
世界部分国家湿地保护法律制度比较及启示
侯方淼, 李培, 陈勇
2021, 34(5): 1-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44.y
[摘要](216) [HTML] (12) [PDF](26)
摘要: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3大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与经济价值。经历早期的过度开垦与破坏,湿地的全面保护与科学恢复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相关的法律将为湿地保护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文中通过对世界上湿地保护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的部分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介绍各国在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中的特色与优势,并总结其经验;概述我国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建构现状及问题,提出国外经验对我国湿地恢复、湿地补偿和公众参与3个方面的启示。
非关税壁垒对林产品贸易影响研究进展
邓叶, 余康, 商敏欣, 熊立春
2021, 34(5): 8-1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74.y
[摘要](135) [HTML] (10) [PDF](16)
摘要: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关税水平逐渐降低,而非关税壁垒却与日俱增。在中国林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所面临的贸易环境日趋严峻。文中从非关税壁垒的定义、主要形式、特点及其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并加以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森林影响降水水质研究概述
刘逸菲, 鲁绍伟, 赵娜, 徐晓天, 李少宁
2021, 34(5): 14-1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24.y
摘要:
水质型缺水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充分利用森林对水质的净化调节作用是解决该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在归纳国内外森林水质研究历程的基础上,将森林影响水质整个过程划分为大气降水输入,森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再分配,以及溪流输出3个部分,概述这3个部分降水中的不同阴阳化学离子的变化规律及响应机制,分析不同空间层次(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对水质的影响因素和理化过程;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重点:细化研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与降水发生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重视森林影响溪水和周边流域水质的作用机制,丰富研究树种,并将野外试验与室内控制试验相结合,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进行长期和系统观测,定量评价森林净化水质的能力,从而了解森林净化水源的作用机制,为我国解决水质型缺水问题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毛竹林大小年形成机制及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黄志远, 钟哲科, 张小平, 卞方圆, 盖旭, 李巧玲
2021, 34(5): 20-2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17.y
[摘要](173) [HTML] (12) [PDF](28)
摘要:
中国是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世界竹子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毛竹是中国本土竹类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优良竹种之一。但毛竹林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大小年问题却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及重视。大小年毛竹林通常会造成大年产笋多、价格低、经济效益不佳;而在小年竹笋产量低、价格骤升,进而对竹农及消费者都产生不利影响。文中综述了营养物质积累消耗节律变化和内源激素节律变化对毛竹大小年形成的作用机制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对毛竹林大小年形成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措施,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为有效调控毛竹林大小年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并为毛竹林大小年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竹子遗传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张云洁, 蔡昌杨, 冉取丙, 高鸿烨, 朱强
2021, 34(5): 26-3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23.y
[摘要](166) [HTML] (18) [PDF](19)
摘要:
竹子生长快、周期短、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由于竹子的开花周期长、结实率低,新品种培育极为困难,极大地影响了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竹子育种工作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中在介绍竹子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综述近年来竹子再生过程中外植体的类型和发育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生长调节剂和添加物的使用以及遗传转化过程中农杆菌菌液浓度、培养条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竹子遗传改良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城市绿地生态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杨畅, 王锐, 王月容
2021, 34(5): 32-3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58.y
[摘要](148) [HTML] (26) [PDF](19)
摘要:
城市绿地在调节气候、消除噪声、抑制细菌、保护视觉、心理减压等生态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改善人居环境和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文中在综述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城市绿地生态保健功能的概念与内涵,梳理指标的分类与评价方法,评析城市绿地对生理保健和心理保健的功能效应,并指出目前城市绿地生态保健研究还需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总体认为,研究对象要更加丰富且注重生态保健因子的综合保健效果,研究时间更加持续且具有时空动态性,综合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制定科学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要充分突出实践应用性。
园林植物表面对大气颗粒物削减过程研究进展
谢长坤, 郭健康, 梁安泽, 汪静, 姜睿原, 车生泉
2021, 34(5): 38-4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40.y
[摘要](185) [HTML] (14) [PDF](13)
摘要:
大气颗粒物被植物表面滞留以及被雨水冲刷的过程,是植物表面将悬浮大气颗粒物转移至地面变为稳定状态的主要过程。探讨植物表面对大气颗粒物削减过程及影响机制,有利于科学评估和筛选空气净化型园林植物,提升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文中综合现有研究,阐述植物表面滞留大气颗粒物和被雨水冲刷过程的原理,讨论植物表面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能力特征,探讨植物形态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植物颗粒物削减过程和能力的影响机制,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空气净化型园林绿地营建提供参考依据。
森林核污染问题研究—以日本福岛县森林为例
刘心来, 刘翔
2021, 34(5): 44-4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25.y
[摘要](107) [HTML] (10) [PDF](17)
摘要:
由核电站事故引发的森林核污染问题给当地的生存环境和林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有效地解决由森林核污染引发的问题成为当今环境保护和林业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文中以日本福岛县森林核污染问题为例,从放射性物质对福岛县森林及林产业的影响、日本政府针对福岛县森林核污染问题的举措以及森林核污染面临的诸多问题3个方面综述森林核污染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表明,森林核污染面临着核污染问题长期化、除染工作局限性强、核污染物处理难等问题。有必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长期的监测调查体制,设定风险管理标准,再结合现地调查结果,开发森林核污染预测模型,结合模型预测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森林核污染应对措施和方案。同时,应尽快建立核污染物处理机制以及在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森林除染工作。
退化林修复研究进展
兰倩, 陈绍志, 邬可义, 李婷婷, 陆霁
2021, 34(5): 50-5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71.y
[摘要](169) [HTML] (11) [PDF](41)
摘要:
退化林的基本内涵是森林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出现逆向改变。国内外研究表明,过度采伐和外来树种干扰是引发森林退化的重要人为因素之一,而干旱是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退化林修复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修复方式选择、乡土树种选育和土壤微生物利用等方面。自然恢复过程高度可变,人工辅助成本较高且效果良莠不齐,在景观水平上可将2种策略互补使用,以提高修复效果,降低实施成本;乡土树种比外来树种有更好的立地适应性且生态风险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采取自然修复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综合修复措施;土壤微生物在增强土壤养分循环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固氮微生物是最主要的成员,土壤真菌能够辅助细菌更好地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土壤微生物可以有效促进退化林分的恢复。我国森林退化现状与世界各地森林退化情况基本一致,但退化林的成因有其特殊的历史性。在退化林修复工作中应因地制宜制定修复策略,及时调整抚育间伐措施和财政补贴政策,将森林经营系统化,确保退化林修复效果。
林窗定义及林窗特征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李羽翎, 张广奇
2021, 34(5): 58-6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39.y
[摘要](195) [HTML] (41) [PDF](22)
摘要:
林窗形成导致环境资源再分配,进而影响物种入侵、种子萌发、幼苗更新和幼树存活;林窗改变了森林空间结构和植物群落组成,增加了群落异质性,这为保持森林群落相对稳定奠定了基础,也为多种生物共存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目前,关于林窗对植被更新、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较多,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量化林窗定义的方法,导致研究者采用的林窗识别标准不同,无法对现有林窗研究进行有效比较,且林窗特征测定方法也尚未完善。文中对林窗的概念形成、定义发展及林窗特征(形状、大小、形成、年龄及边缘木)测定方法进行梳理,探讨目前林窗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林窗干扰相关研究提供历史脉络与研究方向。
中草药木材防腐剂研究进展
赵晓琪, 朱安明, 王磊, 任士明, 胡政, 王雅梅
2021, 34(5): 64-7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41.y
[摘要](127) [HTML] (14) [PDF](12)
摘要:
中草药具有来源广、毒性低、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颇具潜力的环保型木材防腐剂,其中小檗碱、连翘苷、蛇床子素等中草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目前,有关利用中草药进行木材防腐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文中介绍抗真菌中草药的种类、提取方法、中草药木材防腐剂的复配以及中草药-纳米复合改性防腐剂,讨论中草药防腐剂的不足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无机质复合速生材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芝兰, 杨琳
2021, 34(5): 71-7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54.y
摘要:
速生人工林种植面积大,生长周期短,在取代天然林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产量优势,但存在结构疏松、密度小、强度低等缺陷,导致其使用范围大受限制。使用无机材料对人工速生材进行改性处理可有效提高速生材性能和用途。文中简要总结无机质复合木材制备方法——扩散法、溶胶—凝胶法和真空浸渍法,以及无机材料改性处理对速生木材在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阻燃性、表面疏水性和表面耐候性方面的改善,以期为人工林速生材无机材料改性提供技术参考。
木材海绵研究进展
吴燕, 蔡宜静, 杨峰
2021, 34(5): 76-8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37.y
[摘要](277) [HTML] (28) [PDF](21)
摘要:
天然木材制备的木材海绵可替代硅胶海绵、聚氨酯和三聚氰胺等合成高分子基海绵,作为高效吸油剂用于污水净化,并衍生出一系列运用。在去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后,天然木质材料保留了原生的精巧三维分级孔隙结构,从木材直接转化为生物基纤维素骨架,具备高孔隙率、比表面积大、优异机械性能等特性的同时,还保留了木材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对木质纤维素骨架进一步改性后得到的木材海绵,在油水分离、能源存储、传感器、穿戴设备等领域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文中综述目前制备木材海绵的有效方法,包括精巧分级孔隙率的木质纤维素骨架制备和基于该木质纤维素骨架的各类功能性材料开发探索;针对木材海绵的高效制备和功能化,从基础物质、基本性能与工艺流程角度梳理近5年的相关工作,以启发该类先进材料的创制思路;同时,探讨木材海绵功能的先进性,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经济林产品检测与分选研究进展
张晓, 刘英, 李玉荣, 费叶琦
2021, 34(5): 81-8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48.y
[摘要](177) [HTML] (17) [PDF](10)
摘要:
经济林作为重要森林资源,其种植面积及产品产量逐年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经济林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衍伸产品日趋增多,急需智能化检测、采收与分选技术与装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林产品加工产业,是实现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综合比较了深度学习技术中不同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及模型的优缺点,综述了其在经济林产品检测与分选中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研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建议,以期为经济林产品检测与分选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深度学习在林业中的应用
南玉龙, 张慧春, 郑加强, 杨琨琪
2021, 34(5): 87-9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20.y
[摘要](323) [HTML] (17) [PDF](37)
摘要:
林业数据信息的智能处理与深度挖掘分析是智慧林业精准决策与统筹管理的基础。文中主要从树木识别与分类、森林火灾识别与预测、树木病虫害监测和木材检测等4个方面总结深度学习在林业中的应用;从林业数据集、数据标记、特征学习涵盖范围、图像遮挡等方面分析了深度学习在林业领域应用上的缺点与局限性,以充分认识深度学习在林业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突破的方向;从林业领域应用场景、算法改进、数据集共享与研究成果应用的角度,展望深度学习在林业领域应用上亟待加强研究的方面,以提升深度学习解决林业应用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促进智能林业的发展。
各国林业
我国天然林保护PPP治理框架构建与推进措施
王有志, 宋阳, 王媛
2021, 34(5): 91-9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136.y
摘要:
在天然林保护领域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有利于充分发挥天然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森林生态产品供求有机链接,促进政府公共投资引导优势与社会资本资源开发技术优势以及市场发现优势正向互补。相比其他领域,目前尚未检索到天然林保护PPP的理论研究文献。文中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我国天然林保护PPP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设计包括盈利模式、机制体系、具体型式和载体的天然林保护PPP治理框架,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天然林保护PPP的有效运转,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产品和服务。
德国下萨克森州长期生态林业发展规划实施效益评价及启示
谢阳生, 陆元昌, 雷相东, 刘宪钊
2021, 34(5): 97-10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38.y
摘要:
文中从增加阔叶树和混交林、促进天然更新、改善森林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等10个方面,介绍德国中部下萨克森州于1991年启动执行的长期生态林业发展计划——雄狮计划(The Loewe Program)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实施25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计划执行以来不仅改进了下萨克森州森林整体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森林的经济效益。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其对于我国森林经营工作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实施和效果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张琳, 李丽娟, 詹晨
2021, 34(5): 103-10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53.y
[摘要](203) [HTML] (18) [PDF](22)
摘要:
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关键任务和亮丽名片,目前相关试点工作都已步入正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环境教育这一彰显国家公园丰富自然生态和文化知识以及发挥全民公益性职能的重要体系建设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提高完善之处。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工作历经百年的发展与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和规划体系以及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丰富多样的环境教育内容等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各国借鉴。鉴于此,文中在总结美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管理体制、规划体系、内容形式和法律保障等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工作在管理和规划等方面的完善建议。
美国非木质林产品管理体系与启示
王文霞, 胡延杰, 赵庆文, 吴鹏飞, 李堃, 唐肖彬
2021, 34(5): 110-11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73.y
[摘要](123) [HTML] (10) [PDF](14)
摘要:
非木质林产品是用途广泛且具有重要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的重要生物资源。文中梳理美国与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管理相关的各级机构和法规政策;总结美国在非木质林产品管理方面的特点,如多级政府管理体系、关注原住民权益以及法律责任明确等;分析其现存的一些不足,如总体法律框架模糊、缺乏跨地区和跨国界跟踪机制以及缺乏生物信息和采集技术等;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非木质林产品管理体系的建议,以期为同领域的管理机构和研究部门提供借鉴。
问题探讨
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李德立, 邵驿童, 周丹, 吴天博
2021, 34(5): 116-12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75.y
摘要:
文中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森林公园旅游效率值应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森林公园旅游效率空间网络;对网络强度、关联性、中心性和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森林公园旅游效率整体空间的关联性和网络强度有逐步优化的态势;大部分省域森林公园旅游联系较少、规模较小,仅有小部分省域旅游联系较多、规模较大;华北和华东一直处于核心区,但核心区正逐步向华南和西北等地区发展。
交易费用视角下我国林权抵押贷款发展过程分析
牛胜男, 吴明晶, 李俊, 李红勋
2021, 34(5): 123-12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56.y
摘要:
林权抵押贷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林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从交易费用视角探讨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演变规律发现:发展演变的本质是对森林资源价值属性的不断认识与确认,发挥林地的财产功能;发展演变的动力是交易费用通过新的制度安排转化成外部利润,形成规模收益;发展演变是朝着降低交易费用的方向进行。由此提出如下建议:及时改善交易市场环境,鼓励多种市场主体参与贷款交易,不断设计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创新符合林业普惠金融与林业规模化经营双重要求的信贷模式。
专著述评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与产业化发展—评《乡村旅游开发与产业化发展探究》
鄢向荣
2021, 34(5): 129-129.
摘要:
开启人与自然互利共生模式—评《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人与自然共生演化理论》
吴慧娟
2021, 34(5): 130-131.
摘要:
多主体协同视角下城市森林的规划与治理—评《基于生态文明的我国城市森林多主体协同治理问题研究》
戴心怡
2021, 34(5): 132-133.
摘要:
文学视角下园林植物的文化寓意探析—评《植物文化赏析》
王雨
2021, 34(5): 134-135.
摘要:
园林设计的艺术魅力与绘画技巧—评《园林手绘表现技法》
古新
2021, 34(5): 136-136.
摘要:
规划与设计
栖迟·木舍−民宿庭院空间设计
2021, 34(5): Ⅰ-Ⅰ.
[摘要](165) [HTML] (23) [PDF](16)
摘要:
神龙湾客栈景观规划
2021, 34(5): Ⅱ-Ⅱ.
[摘要](108) [HTML] (23) [PDF](10)
摘要:
许昌市春秋广场景观改造设计
2021, 34(5): Ⅲ-Ⅲ.
[摘要](206) [HTML] (27) [PDF](19)
摘要:
宝岛原住民热带农业博览园
2021, 34(5): Ⅳ-Ⅳ.
摘要:
龙南创意产业园绿地规划
2021, 34(5): Ⅴ-Ⅴ.
摘要:
“树”公共座椅设计
2021, 34(5): Ⅵ-Ⅵ.
摘要:
“岭府”客厅家具
2021, 34(5): Ⅶ-Ⅶ.
摘要:
木雕艺术在中式民居中的装饰作用
2021, 34(5): Ⅷ-Ⅷ.
摘要:
多功能木质砧板人性化设计
2021, 34(5): Ⅸ-Ⅸ.
摘要:
木质系列水果砧板趣味化设计
2021, 34(5): Ⅹ-Ⅹ.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