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3卷  第2期

目录和封面
本期目次和封面
请点击下方pdf查看或下载
2020, 33(2): .
摘要:
综合述评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综评
彭春良, 祁承经, 颜立红, 廖菊阳, 冯贵祥, 赖小连
2020, 33(2): 1-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13.y
[摘要](695) [HTML] (18) [PDF](574)
摘要: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ES)属生态学前沿性基础研究主题,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其意义更为重大。但二者关系缺乏因果性研究,更缺少数据论证。本文研究旨在列举有关研究成果,以论证和评估二者的关系。Cardinale等根据1 700余篇有关论文研究结果,将生物多样性与ES关系分为正相关、负相关和混合的3类并统计投票票数,按票数统计结果证明生物多样性与ES中的9项服务基本上是保持正相关关系。Vos等提出在上述二者的关系评估中,应重视地理信息中有关生态系统功能有效性和可靠性信息的利用,即根据国家自然网络(NNN)和绿色基础设施(GI)提供的地理信息并结合论文信息,对ES与生物多样性关系进行评估。综合上述二者数据证明生物多样性对农作物、渔业、饲养业、木材产量、碳汇、水净化、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授粉、野生食品与果品、休憩保健与美学欣赏等基本上具有正相关影响,但也存在既有正相关又有负相关或负相关关系。文中综述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提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未来研究重点。
专题论述
“森林资源诅咒”的存在性、传导机制及破解对策:综述与展望
谢煜, 王雨露
2020, 33(2): 9-1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90.y
[摘要](706) [HTML] (61) [PDF](27)
摘要:
文中研究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森林资源诅咒的存在性检验、传导机制和破解对策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结果表明:森林资源诅咒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现有文献对森林资源诅咒现象的实证研究结果不稳定,会因研究对象、时间、样本以及模型和指标选取的不同而变化;现有研究对森林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缺乏实证检验,在指标选择和模型构建中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未来研究需要考虑指标筛选的科学性、计量模型的稳健性以及中介和调节效应的引入等;此外,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线性关系,因此在建立计量模型时应对模型形式进行优化选择。
“虚拟”森林碳汇的法律分析
周伯煌, 彭晓霞, 万丽娜
2020, 33(2): 15-1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13.y
[摘要](676) [HTML] (74) [PDF](22)
摘要:
森林碳汇原属于森林的自然属性,但因保护环境之所需,可以通过设定权利义务关系而实现其经济价值,从而使森林碳汇具有社会属性。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移动APP如支付宝、移动银行、预约挂号平台等,这类森林碳汇在一定程度上均减少了现实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考虑到其与传统森林碳汇的不同,可称之为“虚拟”森林碳汇。应在法律上确认“虚拟”森林碳汇的物权属性,鼓励其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促使每个公民加入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这不仅能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而且能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世界出口林产品质量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改进的Nested-Logit模型
蒋波, 戴永务
2020, 33(2): 20-2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16.y
[摘要](701) [HTML] (24) [PDF](19)
摘要:
文中采用Khandelwal提出的Nested-Logit模型测度2001—2015年中国等15个主要林产品贸易强国的出口林产品质量指数,随后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出口林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出口林产品质量发展态势相对一致,总体呈现为稳步增长;发达国家出口林产品质量发展趋势分化明显,存在缓慢增长、小幅波动、缓慢下降等几种态势;国家间出口林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出口林产品质量受技术水平和出口规模影响更为显著,发达国家受出口国国际贸易自由度和出口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为显著。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应通过紧跟国内消费需求、谋求国际市场多元化、重视设备技术提升等手段提升木质林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以质量和品牌实现差异化的国际竞争战略,进而谋取更大的国际市场和更高的利润空间。
世界溶解浆生产消费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陈远航, 沈葵忠, 房桂干, 盘爱享
2020, 33(2): 26-3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00.y
[摘要](682) [HTML] (37) [PDF](14)
摘要:
文中总结分析了1961—2017年世界溶解浆生产和消费情况。溶解浆的生产和消费呈现由发达国家(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地区)转移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溶解浆生产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制浆造纸工业的技术进步,溶解浆的生产量将增加,进口占比逐年降低。世界溶解浆的生产和消费量在今后若干年内仍呈增长趋势。2017年世界溶解浆的消耗量为792.9万t,进口量占比为64.3%。乐观预测到2030年世界溶解浆消费量将达到1 230万t,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60%。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溶解浆生产国、进口国和消费国,但溶解浆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浆料品质不够稳定,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亟待投入研究力量,开发适宜的溶解浆生产工艺,提升溶解浆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实践与研究现状
梦梦, 刘鑫, 赵英男, 周学红
2020, 33(2): 31-3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18.y
[摘要](664) [HTML] (26) [PDF](25)
摘要:
环境教育是多学科融合的激发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环境价值观的教育。国际上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环境教育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环境教育监测和法律体系完善等领域。在实践方面,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出现相对多样化的环境教育模式和较为健全的环境教育评价与法治管理体系。典型的有美国黄石公园设置的少年巡逻员岗位项目、英国的野外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和日本的生态自然体验露营地等。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关注了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环境教育提出原则性、策略性的建议等。文中在分析国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环境教育评价和法律体系等发展建议。
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潘菲, 张燕林, 黄彩凤, 周垂帆
2020, 33(2): 37-4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08.y
[摘要](681) [HTML] (13) [PDF](20)
摘要:
森林土壤动物是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近10年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森林土壤动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植物的影响以及外来土壤动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展望了我国森林土壤动物的未来研究方向,未来研究应多关注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作用机制、森林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外来土壤动物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森林土壤动物种类的研究范围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土壤动物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土壤动物等领域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沙质土壤植物性节水保肥材料研究与应用
王学全
2020, 33(2): 43-4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15.y
[摘要](610) [HTML] (14) [PDF](12)
摘要:
干旱区沙质土壤缺乏矿物质和有机胶体、漏水漏肥,是沙区植被修复和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障碍,与此同时随着生态建设和林草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植物性有机废弃物。因此,回收利用林业剩余物,研发植物性节水保肥材料,改良干旱区风沙土,具有恢复退化土地和回收有机物料的双重意义。文中概述了植物性节水保肥材料在荒漠化防治特别是沙漠林业开发中的重要性,综述了植物性节水保肥材料种类和发展史,对比国内外研究和应用有机物料改良沙质土壤的趋势和特点,从林业剩余物利用和荒漠化防治等领域提出了研发建议。
林地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机制
盖旭, 张小平, 卞方圆, 杨传宝, 钟哲科
2020, 33(2): 48-5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98.y
[摘要](101) [HTML] (106) [PDF](13)
摘要:
林地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及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如今大气干湿沉降、矿区及工业生产污染以及有机肥超量施用等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正日益威胁着森林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微生物在林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对其修复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中综述林地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微生物修复机制,介绍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累积,通过代谢过程对重金属进行氧化、还原、甲基化、去甲基化等生物转化,以及通过矿化、络合作用钝化重金属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等修复机理,并提出研究展望,以为后续林地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基于二代测序的集群分离分析法在木本植物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梁晓涵, 刘婷婷, 张烨, 程堂仁, 王佳, 张启翔, 潘会堂
2020, 33(2): 54-6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14.y
[摘要](760) [HTML] (26) [PDF](13)
摘要:
植物重要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和基因定位一直是结构基因组学的研究重点,也是遗传机制解析和分子育种的重要基础。木本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价值,但用于其研究的传统基因定位方法存在耗时长、工作量大、通量低、成本高且效果不佳等问题。近年来,由于测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集群分离分析法(NGS-based BSA)开始应用于木本植物中。与传统的集群分离分析法(BSA)技术相比,NGS-based BSA周期短、效率高,能对质量或数量性状进行精确定位,在木本植物遗传学和组学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简述了BSA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策略,综述了其在木本植物研究中的进展,分析了NGS-based BSA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在木本植物遗传学、组学和种质改良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无人机在林业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张严风, 赵璠, 寇卫利, 黄鹏桂
2020, 33(2): 62-6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02.y
[摘要](731) [HTML] (26) [PDF](48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和图像处理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克服了传统林业灾害监测中存在的诸多缺点,具有显著优势。但这些新兴技术尚未出现经典解决方案,在设备选型、数据处理等许多环节仍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文中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无人机林业灾害监测技术发展历程、机载传感器选择、图像处理技术流程等方面总结该技术应用关键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板式家具结构设计有限元法研究综述
胡文刚, 关惠元
2020, 33(2): 68-7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99.y
摘要:
文中总结、分析了有限元法在板式家具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阐述。国内外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板式家具在静载荷下的强度或刚度的有限元分析,研究对象多为板式家具构件或整体,而大多忽略了节点对板式家具整体强度的影响。未来可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板式家具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简化方法;2)板式家具结构耐久性有限元分析方法;3)板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优化方法;4)板式家具结构设计有限元模块的二次开发;5)板式家具的智能设计及制造系统开发。
各国林业
我国经济林科技与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林明鑫, 吕柳, 曹福亮, 温作民, 贾卫国
2020, 33(2): 72-7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19.y
[摘要](737) [HTML] (18) [PDF](458)
摘要:
结合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KGO知识发现引擎与Web of Science英文文献核心数据库,基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智能支持系统,文中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梳理了经济林科技与产业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态势扫描分析,综述该领域内经济林资源分类、良种选育与无性系化培育、经济林优质高效栽培、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经济林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如缺乏标准化的分类体系、缺少对经济林育种知识产权的保护、经济林栽培忽视品质提升以及缺乏对经济林产业整体的布局规划等;由此归纳未来研究趋势,即经济林的分类体系统一与标准化,构建经济林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经济林良种创新、栽培技术标准化、机械化与智能化,构建经济林产品食品安全体系,明确经济林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基地化、规模化生产。
林业政策事件的金融市场影响分析——以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为例
林淑君
2020, 33(2): 77-8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15.y
[摘要](680) [HTML] (21) [PDF](12)
摘要:
林业政策事件对林业行业发展改革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作为林业发展中的典型政策事件,兼具了林业发展的公益性和经济性,在林业政策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能够很好地反映林业行业的发展前景。文中选取我国国有林场改革这一典型的林业政策事件,通过事件研究法,采用市场模型测算国有林场改革对相关林业股的市场影响。结果显示,国有林场改革政策的颁布显著提高了相关林业股的股价,表明国有林场改革对林业行业是利好信号,得到了投资者的积极回应。不同时期国有林场改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但是效果不同。鉴于政策发布的时间和内容的差异对资本市场的不同影响,建议注重政策颁布的时点并加强对政策的解读,使更多投资者关注林业资本市场,促进林业行业发展。
我国面向森林资源管理的监测体系创新研究
周杨杨, 冯仲科, 陈世林
2020, 33(2): 83-8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23.y
[摘要](648) [HTML] (15) [PDF](24)
摘要:
从森林资源的宏观规划管理(国家空间植被生态安全规划)、中观格局管理(区域空间植被协同管理)和微观结构经营管理(小班或地块精准经营)3个尺度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经营状况及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无人机协同森林资源精准经营管理系统、电动生长锥年轮自动识别系统、手持式测树超站仪及小班森林精准经营管理平台等)为基础,围绕我国森林资源现存问题和现代化调查、监测、经营管理等需求,创建天地立体化森林管理应用系统和装备,解决了森林精准经营中的一些难题。实践应用证明了新一代监测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和林业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经营模式、解决方案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
中国与瑞典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分析
赵思语, 耿利敏
2020, 33(2): 90-9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14.y
[摘要](648) [HTML] (34) [PDF](22)
摘要:
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但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政策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瑞典的林业生物质产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其产业政策及法律体系相对完善。文中在对中国和瑞典2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及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类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经济扶持类政策3个方面对中、瑞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瑞典在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方面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即提高政策手段的关联性与系统性、调整补贴政策、积极实行配额制度以及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英国国家公园公众参与机制建设经验及启示
秦子薇, 熊文琪, 张玉钧
2020, 33(2): 95-10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17.y
[摘要](644) [HTML] (19) [PDF](464)
摘要:
公众参与是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英国国家公园属于半乡村型国家公园,内部有大量人口和社区,决定了其在管理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多方共同参与。文中对英国国家公园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从法律支持体系、管理机构及制度、多元主体协作体系、规划阶段的公众参与程序、平台与反馈机制5个方面对其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借鉴其成功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公众参与机制。
问题探讨
我国国家储备林PPP模式适用条件与推广策略
赵树本, 伍丰宇, 王姗, 秦涛
2020, 33(2): 101-10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11.y
[摘要](634) [HTML] (35) [PDF](22)
摘要:
建设国家储备林能够缓解国家木材供应的紧张局面,对于我国林业项目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国家储备林项目始终面临着贷款难、融资模式单一等融资困境。PPP模式非常适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却并未被大范围推广。文中通过分析目前国家储备林项目PPP可用的几种模式,提出PPP模式的适用条件,找到相关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解决方法与应用推广策略。
我国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中政府角色与发展模式的思考
来飞, 米锋
2020, 33(2): 106-11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11.y
摘要:
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但是目前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模式还不够成熟,产业潜力未被充分挖掘。文中基于产业模式相关研究基础,结合我国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实践,设计了更为全面系统的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模式,根据政府对产业发展介入力度不同,将产业发展模式分为萌芽期(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模式)、成长期(政府引导型产业发展模式)、成熟期(政府规制型产业发展模式),并从资源、经济、社会、环境、技术5个方面论证林木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以期为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一带一路
中国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前景分析
田刚, 杨光, 吴天博
2020, 33(2): 112-11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04.y
摘要:
文中从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2个层面对中国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进行概述,运用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沿线各国木质林产品贸易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各国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处于逐年上升趋势,经贸联系也在逐年增强。中国应继续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深化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实现区域林产品贸易和产业互利共赢。
专著述评
低碳园林在城市生态修复中发挥的作用——评《城市生态修复的低碳园林设计途径》
杨茵
2020, 33(2): 117-117.
[摘要](589) [HTML] (20) [PDF](10)
摘要:
乡村生态景观的设计与建设——评《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技术》
杨乐
2020, 33(2): 118-118.
[摘要](564) [HTML] (29) [PDF](14)
摘要: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与生态管理——评《基于生态价值共创的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
王鸣柳
2020, 33(2): 119-119.
摘要:
家具设计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统一——评《家具造型与结构设计》
刘琪
2020, 33(2): 120-120.
摘要:
规划与设计
湖北易陶然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张洪祥
2020, 33(2): Ⅱ-Ⅱ.
[摘要](577) [HTML] (17) [PDF](13)
摘要:
基于生态思想的景区规划设计实践
杨尹
2020, 33(2): Ⅳ-Ⅳ.
[摘要](534) [HTML] (40) [PDF](11)
摘要:
金茂金融区景观设计
段韶华
2020, 33(2): Ⅰ-Ⅰ.
摘要:
基于木质材料再利用的文创设计
聂阳
2020, 33(2): Ⅲ-Ⅲ.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