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2卷  第6期

目录和封面
本期目次和封面
请点击下方pdf查看或下载
2019, 32(6): .
摘要:
专题论述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额外性论证实践
于天飞, 赵慧君, 武曙红
2019, 32(6): 1-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80.y
摘要:
林业碳汇项目凭借其兼具多重生态与经济效益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国际上认为林业碳汇项目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是额外的,在该项目活动未发生时是不可能产生的。额外性是项目开发的基础,在项目开发前必须对其进行额外性论证。但目前国内许多项目业主开发时忽略了对项目额外性的考虑,因而造成大量林业碳汇项目无法获得审批。文中对额外性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碳汇项目为案例进行说明,以期为业主在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时进行额外性论证提供帮助。
林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王丽云, 刘小金, 徐大平, 陈传松, 聂国树, 向斌
2019, 32(6): 6-1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85.y
摘要:
林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比例可以相互转换。在林木生产实践中常需根据不同的经营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或方法,调控二者之间的相对比例,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文中综述了影响二者相互转换的主要因素及调控机制,系统总结了水肥管理、生长调节剂应用和其他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当前林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调控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为加快实现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参考。
林木对铝的耐性机理研究进展
张虹, 胡华英, 夏丽丹, 曹升, 赵树威, 周垂帆
2019, 32(6): 13-1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67.y
摘要:
在酸性土壤中,铝对林木的毒害是限制林木生长、降低林木生产力、进而导致森林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在林木铝毒害及耐铝机制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关于林木耐铝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的综述性报道很少。文中综述了近年来林木对铝的富集、铝对林木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的毒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林木耐铝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简要介绍了外源添加物对林木耐铝毒的调控机制,提出了今后有关林木铝毒需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以期为林木铝毒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以及为缓解我国酸性土壤林木铝毒害及森林的健康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进展
张序, 刘雄芳, 万友名, 张秀姣, 李正红, 马宏
2019, 32(6): 20-2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84.y
摘要:
杜鹃花是闻名世界的观赏花卉,由于不少种类较弱的生殖隔离屏障,大量人工杂交选育品种得以问世。而在其野外重叠分布区,自然杂交种也屡见不鲜。文中着重从繁育系统、传粉特征、杂交后代与杂交区构成、人为干扰因素与分子鉴定等方面综述杜鹃属自然杂交研究现状,探讨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提出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应注重特有传粉昆虫、人工干扰与杂交区构成关系、子代适应力和染色体组等方面,以期为将来揭示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历史、成因及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林草间作系统研究概况
陈磊, 熊康宁, 汤小朋
2019, 32(6): 25-3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72.y
摘要:
林草间作经营在挖掘生物资源潜力、缓解农林争地、保护及修复生态系统、推进林农增产增收、石漠化及荒漠化综合治理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为达到土地及自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节约林农生产经营成本,推进农、林、牧、副业的高效、和谐、健康发展,实现森林及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文中阐述了在中国、亚洲、澳大利亚及新西兰、非洲、美洲、欧洲等地区林草间作的研究背景、内容、类型及特征,分析了林草间作对土壤性状、养分、含水量及固土保肥的作用,总结归纳林草间作对经济、生物多样性、微气候、林木及其产品的效益分析,提出林草间作未来深入研究探索的技术手段及方向,可为林草间作的应用推广及系统性、整体性和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林火行为和扑救技术研究进展
宗学政, 田晓瑞
2019, 32(6): 31-3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66.y
[摘要](1047) [PDF](274)
摘要:
森林火灾会破坏森林资源,积极开展林火扑救研究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林火行为研究一直是林火研究领域的重点。文中针对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3种类型,从火行为和扑救技术2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通过研究林火发生与蔓延机理,建立基于燃烧物理机制的火增长模型,是发展林火扑救技术的科学基础。林火行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探究自然条件下的地下火蔓延机制,发展地下火探测技术;完善地表火和树冠火蔓延的物理模型,确定地表火向树冠火转换的临界条件;提升火行为预报能力和开发扑救装备,增强扑救能力。
超临界CO2流体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
张静雯, 刘洪海, 杨琳
2019, 32(6): 37-4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52.y
摘要:
超临界流体是指高于其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的流体,CO2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超临界CO2流体干燥法可以有效减少气液界面张力,在有效脱除水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毛细管表面张力导致材料微观结构的改变。文中综述了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干燥木材的工艺,以及超临界CO2流体对木材渗透性和干燥特性的影响;重点综述了近几年来利用超临界CO2干燥木材的机理,包括使用流体动力学模型预测干燥过程以及使用核磁共振观察水分和CO2的传递规律,以期为超临界流体干燥木材提供理论参考。
木材内部水分扩散特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吕超, 詹天翼, 王旋, 张耀丽
2019, 32(6): 43-4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73.y
摘要:
扩散是水分在木材内部移动的一种重要途径。文中围绕木材内部水分的扩散机理、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3个方面阐述水分扩散的驱动力类型及其在木材内部的基本移动路径,总结稳态和非稳态水分扩散系数的测试及计算方法;综述树种、早/晚材、心/边材、幼龄/成熟材等因素对水分扩散特性的影响机制;归纳木材含水率、温度等因素对木材内部水分扩散的作用规律;结合国内外关于水分扩散的研究现状,指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木材干燥、木结构建筑、木质包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世界赛加羚羊种群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王思宇, 金崑
2019, 32(6): 49-5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51.y
摘要: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栖息于干旱草原和半荒漠地区,目前仅分布于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赛加羚羊目前有2个亚种,即指名亚种S.tatarica tatarica和蒙古亚种S.tatarica mongol。赛加羚羊角在传统医学中被认为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很多不法分子对赛加羚羊进行违法猎捕;由于人类侵占,赛加羚羊的适宜栖息地面积逐渐减少甚至破碎化;野生赛加羚羊种群由于疾病等原因还会不定期暴发大规模死亡事件;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赛加羚羊数量的急剧下降。文中从赛加羚羊的分布数量、栖息地破碎化现状及各国对赛加羚羊制定的保护措施等方面介绍赛加羚羊相关情况,以期为赛加羚羊种群复壮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对种群保护影响机制探究
王文霞, 杨亮亮, 胡延杰, 陈绍志, 黄松林
2019, 32(6): 54-6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94.y
[摘要](1230) [PDF](254)
摘要:
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交易,由此引发的偷猎一直是物种保护的主要威胁。现有的干预措施和执法不能完全规避由此造成的物种濒危和灭绝,有专家提出人工繁育可以减轻野生种群压力。基于本文研究发现,只有符合以下条件和标准,野生动物人工养殖才能有益于物种保护:1)合法产品成为替代品且消费者对野生动物没有偏好;2)满足大部分需求且需求不会增加;3)合法产品更具成本效益,以打击黑市价格;4)野生动物养殖不依赖野生种群进行补给;5)没有非法产品混入合法商业贸易。很多野生动物难以满足以上全部条件和标准,因此人工养殖和贸易可能对物种保护产生相反效果。然而,对于某些能够全面满足以上条件的物种,人工繁育可视为种群保护的有力工具。对于这些物种,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合法产品对市场动态的影响、有效执法以及能够区分人工繁殖和野生捕获物种的取证等方面。
各国林业
要素投入、产业结构对我国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增长驱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孙群英, 朱震锋, 刘向越, 曹玉昆
2019, 32(6): 61-6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92.y
[摘要](1068) [PDF](248)
摘要:
持续提升经济增长动力和区域发展活力是新时期有效支撑我国国有林区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确保林区社会稳定、改善居民生计、推进生态建设以及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基础。基于2006-2017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重点森工林业局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探究了要素投入和产业结构2类关键要素对林区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与生产要素投入相比,产业结构(1.411)与林区经济增长关系更为密切,对林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以劳动力(0.096)和资本(0.32)为代表的生产要素投入对林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次之,二者相比,资本在林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结合改革、转型与发展的客观实际及实证分析结果,文中提出应分别从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投资多元化、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深化改革配套体系等方面开展有益于加快林区经济增长、推动林区经济转型的实践探索。
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的二元边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吴红梅, 田禾, 严子捷
2019, 32(6): 67-7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05.y
摘要:
木质家具出口在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对1996-2015年中国与15个主要木质林产品贸易伙伴的木质家具出口数据进行二元边际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的增加几乎完全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集约边际与目的地市场规模和多边阻力呈正相关,与可变贸易成本和相对劳动生产率负相关;加入世贸组织对集约边际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文中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和木质家具贸易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林木扦插基质研究现状与展望
杜学梅, 杨廷桢, 高敬东, 王骞, 蔡华成, 李春燕, 王淑婷, 弓桂花
2019, 32(6): 73-7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65.y
摘要:
文中从常用基质类型、基质的理化性质、基质的配比以及基质对插穗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等4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林木扦插基质的研究现状。用作林木扦插的基质可分为有机和无机2大类型,常用的有蛭石、珍珠岩、泥炭、河沙、椰糠、黄心土等。目前对常用基质的理化性质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还不能满足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基质的要求;对基质和其他影响插穗生根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基质影响插穗生根的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缺乏主要林木扦插基质的标准性状参数,还未能找到很好的泥炭替代品。今后应加强基质理化性质、基质同其他影响扦插生根因子交互效应、珍稀树种和品种适宜基质以及泥炭替代品等4个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最终形成一套基质标准化生产和选择配制的理论体系并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
日本林木生物质能源政策与效果分析
陈发伟, 祝捷, 陈凯
2019, 32(6): 79-8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79.y
[摘要](1005) [PDF](563)
摘要:
目前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政策有待完善,日本的林木生物质能源政策体系值得借鉴。文中在阐述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日本促进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20余项政策,并将其分为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经济扶持3类;总结出其政策具有体系完善、连贯协调、可操作性强、重视分布式发展4个特点,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对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政策的启示,包括健全政策体系、实施覆盖全产业链的补助政策、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促进区域性示范。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百年管理与规划制度研究及启示
吴亮, 董草, 苏晓毅, 庞磊
2019, 32(6): 84-9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87.y
[摘要](1203) [PDF](612)
摘要: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是我国国家治理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科学规划、完备制度"是保护地体系稳健发展的必然路径,保护地规划制度研究及建设非常紧迫。文中剖析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的组织管理结构与国家公园体系的构成,梳理了国家公园体系百年发展的重要法案历程,探析了隶属NPS的丹佛规划设计研究中心(DSC)全权负责下的规划体系,发现NPS垂直式统筹管理和从"一园一法"到"基本法"进而"各专项保护"的法案发展历程,二者正是美国国家公园规划制度建设发展的双重基石。研究启示有3个方面:一是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亟待与管理体系的重构协同发展;二是完善立法以实现强制性保护和引导性发展;三是结合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特征,提出由6个层级构建规划体系及其规划制度建设设想,以期探索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科学规划体系。
美国林产工业发展战略转变及启示
王笑涵, 陈妮, 曹芳萍
2019, 32(6): 92-9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106.y
摘要:
文中分析了在美国进行可持续森林管理背景下林产工业企业在环保认证、应对经济危机和适应社会思想转变等方面所遇到的战略环境限制,以及对此做出的在企业形象、投融资模式、产品研发方向以及企业管理思考框架等方面的战略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现状,建议通过完善森林认证体系、借鉴美国的林地投资管理模式和统一可持续管理思考框架等措施,加大对林产工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我国林产工业的管理,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问题探讨
林业碳汇项目类型及开发策略分析
高沁怡, 金婷, 顾光同, 吴伟光
2019, 32(6): 97-10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78.y
[摘要](1114) [PDF](274)
摘要:
以项目为载体的林业碳汇作为重要交易标的,已经在国内外主要的碳交易市场体系中频繁出现。但是,由于不同碳市场产生的背景、主要目标及交易规则的差异,对参与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标准与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合格的可交易林业碳汇在全球林业碳汇市场中所占份额依然很小,林业碳汇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潜力。文中在对国内外林业碳汇市场发展概况进行简要梳理并对目前主要林业碳汇项目类型及其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碳市场发展与森林经营特点,提出了我国林业碳汇的未来发展策略:一是立足国内,建立多元化林业碳汇市场;二是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三是加强林业基础数据与信息化建设,降低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成本;四是加强不同碳市场衔接与协同,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交易。
专著评述
基于产业竞争力的我国林业发展策略——评《林业重点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预测研究》
尚海燕
2019, 32(6): 103-103.
[摘要](747) [HTML] (15) [PDF](237)
摘要:
基于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评《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
刘胡蓉
2019, 32(6): 104-104.
[摘要](762) [HTML] (52) [PDF](249)
摘要:
年度总目录
2019年第32卷总目次
2019, 32(6): 105-112.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