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2卷  第5期

目录和封面
本期目次和封面
请点击下方pdf查看或下载
2019, 32(5): .
摘要:
综合述评
中国森林思想发展脉络探析
樊宝敏
2019, 32(5): 1-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77.y
摘要:
先秦时期,受五行和天人关系思想影响,诸子们提出了仁者乐山、森林以时禁发等主张。在秦汉至隋唐时期,随着森林资源的大量消耗,思想家们提出了人工种植竹木、桑果以满足百姓物质生活需求的建议;同时,森林的宜居功能受到重视,森林哲学和森林美学思想得到发展。在宋至明清时期,林业政绩考核的思想和制度得以建立,深化了对森林佐食、入药、园林、护田、防水灾等功能的认知。近代时期,在遭逢水旱灾害以及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学者们放眼看世界,提出发展林业教育、振兴林政、大规模造林的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林业思想从以木材生产为主逐步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提出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城市林业、森林美学等思想和理论蓬勃兴起。
专题论述
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吴高殷, 韦小丽, 王晓, 刘盈盈, 陈胜群
2019, 32(5): 9-1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46.y
摘要:
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能够实现优良林木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及优良性状保留,为林木扩繁、种质资源保存、遗传改良和机理研究等提供材料。但其仍存在诱导率低、褐化现象严重、愈伤分化困难和再生植株生长较弱等问题。文中从生理生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方面阐述体胚发生机理,包括内源激素含量、细胞程序性死亡和体胚发生相关基因等,并在当前研究基础上对未来林木体胚发生深入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建立高效林木体胚发生体系及其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非生物逆境中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增强作用
郭米山, 丁国栋, 高广磊, 张英, 赵媛媛
2019, 32(5): 15-2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45.y
摘要:
外生菌根是广泛存在于乔木树种根际的一种互惠共生体,具有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的重要作用。文中系统总结分析了在典型非生物逆境胁迫(干旱、重金属、土壤盐碱化与酸化)下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影响,认为外生菌根能够有效增强宿主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其主要作用机理是物理屏障、改善植物营养健康状况、调节植物组织代谢和根际微环境并改善逆境环境、调节逆境功能蛋白表达;系统阐述了外生菌根在调节宿主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完善外生菌根在宿主植物抗逆性增强作用方面的研究和推动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生产中发挥优势作用提供参考。
园林植物挥发性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郑俊鸣, 黄艳真, 江登辉, 陈凌艳, 何天友, 郑郁善
2019, 32(5): 22-2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56.y
[摘要](1003) [PDF](488)
摘要:
城市大面积种植园林植物,而园林植物的挥发性气体能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需引起广泛关注。园林植物的挥发性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对人体心理、生理的响应,或通过改变城市环境等间接途径来影响人体健康。在心理方面,植物挥发性气体能调节情绪及舒缓压力,提高认知能力和想象力,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在生理方面,植物挥发性气体能产生刺激作用,减低血压,调节心率和脑活动,提高人体免疫力。植物挥发性气体还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生长、调控昆虫行为、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间接改善人体健康。因挥发性气体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既会对人体有一定功效,也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在进行康复景观植物规划与设计时,可根据植物挥发性气体的作用来进行植物选择和群落配置,以实现植物景观对人体康健的作用。
防风固沙林研究进展
厉静文, 刘明虎, 郭浩, 包岩峰, 辛智鸣, 刘朋飞
2019, 32(5): 28-3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50.y
摘要:
防风固沙林具有降低风速、防治风沙侵蚀、固定流沙、改变微环境等重要作用。随着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逐步深入,国内外对防风固沙林的空间配置、研究方法、防护效益等展开了大量研究。文中梳理了防风固沙林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论述了其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防护固沙林的建设、管理及研究提供新思路。
噻虫啉飞机喷雾防治松褐天牛现状与应用展望
王辉, 仇慧娟, 徐俊, 肖斌, 张扬, 曾菊平
2019, 32(5): 34-4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71.y
摘要:
松褐天牛是促使松材线虫病广泛传播的主要媒介,如何压低林间种群是当前防控的主要挑战之一。近年来,林区飞机喷雾防治(飞防)松褐天牛兴起,覆盖我国12个省份27个市,以喷施噻虫啉为主。飞防速度快、覆盖面大,较常规方法优势明显。然而,噻虫啉飞防效果与风险仍备受关注。文中简要回顾国内外林区飞防发展历程;基于前期噻虫啉药效、残留实验结果,结合飞防自身问题与我国噻虫啉飞防现状,及松褐天牛与美国白蛾等林业害虫飞防案例对比,综述噻虫啉飞防松褐天牛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提出后续研究中需结合林区飞防实际,在剂型选用、种群长期压制、生物多样性风险等方面深入研究,以出台专门技术规程,促使噻虫啉飞防技术改进,实现科学飞防。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
庞丽峰, 黄水生, 李万里, 唐小明
2019, 32(5): 41-4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53.y
摘要:
文中概述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现状,重点阐述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并对这些应用进行分析,指出GNSS技术在我国林业行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议,最后对GNSS系统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人工林立木整枝作业机械研究进展
崔嵩鹤, 姜树海, 耿志斌
2019, 32(5): 47-5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55.y
摘要:
立木整枝是森林抚育作业的主要环节之一,研发和利用立木整枝作业机械对于解决大面积人工林抚育问题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针对目前立木整枝作业机械研究现状,文中对国内外已研制出的整枝作业机械进行分析,论述了现有立木整枝作业机械在作业高度、作业难易度以及作业成本等方面的优缺点,分析了立木整枝作业机器人在自动导航避障、立木枝干自动识别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立木整枝作业机械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三种典型竹质工程材料纵向弹性模量评价
孙丰波, 陈复明, 陈林碧, 李德月, 于志明, 王戈, 俞先禄
2019, 32(5): 52-5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70.y
摘要:
以重组竹、竹束单板层积材(BLVL)、竹集成材为代表的竹质工程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文中采用超声波法、自由横向振动法和力学法分别对上述3种典型竹质工程材料的纵向动态弹性模量(MOE)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横向自由振动法能较为快速、准确和无损地评价出竹质工程材料的MOEMOE的变异系数与其自身铺装结构有关;重组竹、BLVL和竹集成材的一阶共振频率分别为455.73、380.41和487.62 Hz;超声波在竹集成材的纵向上传播速度最快,重组竹其次,BLVL最慢;三点弯曲力学测试发现3种竹质工程材料的断裂模式不同,全顺向的重组竹为竹纤维拉断和界面剪切破坏,纵横组坯的BLVL为横向竹束拉断以及竹/木复合界面分层,而更多体现实竹性能的竹集成材为底层竹材维管束拉断和拔出破坏,其断裂载荷为重组竹> BLVL >竹集成材,而断裂位移为竹集成材> BLVL >重组竹。
各国林业
物联网技术在我国智慧林业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谭星, 冯鹏飞, 张旭, 李凡
2019, 32(5): 57-6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63.y
摘要:
智慧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物联网技术具有实时感知、快速响应、精确控制等特点,在林业信息感知、获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智慧林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简介物联网相关技术,概述国内外利用林业物联网技术在森林资源监管、林业灾害监控、林业生态监控、林产品安全质量监管等智慧林业建设中取得的应用进展,比较其在国内外智慧林业建设发展现状中的差异,探讨林业物联网技术在标准建设、林业专用传感器研究、林业信息传输、林业信息处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林业物联网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林业物联网的发展及智慧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祝燕, 李庆梅, 李淑娴, 王彩云, 高卫东
2019, 32(5): 63-6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49.y
摘要:
林木种苗年度抽查制度是我国林木种苗执法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真实反映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文中概述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现状,分析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能原因,提出了强化种苗质量监督管理、严查造林绿化工程苗木“两证一签”、做好林木良种基地种苗质量示范工作和充分发挥各类种苗协会的纽带作用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具体工作实施提供可借鉴依据。
世界级城市群视域下我国首都国家公园建设研究
陆小成
2019, 32(5): 67-7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26.y
摘要:
我国首都北京是资源能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脆弱的典型区域。为了保护其空间生态系统完整性、强化区域资源保护和减缓生态承载力,迫切需要加快首都国家公园建设。文中基于世界级城市群的视角,以北京为研究对象,聚焦国家公园建设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资源没有合理化利用、体制不够完善、投入不足等问题,从建设原则、治理体制、资金投入等维度提出首都国家公园建设路径。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社区权利新探
者荣娜, 刘华
2019, 32(5): 72-7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61.y
摘要:
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社区权利是社区面向国家公园建设中其他治理主体的权利,是贯穿于整个国家公园建设全过程的权利,是一种兼具“公权利”与“私权利”色彩的双重权利。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社区权利可以分为行动权利和接受权利,前者主要包括知情权、评论建议权、信息发布权以及动议权等,后者主要包括接受生活扶助权、获得平等对待权、获得通知权以及获得理由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社区权利提供了根本性规范依据,相关文件与地方立法则为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社区权利提供了直接规范依据。
朝鲜森林培育、保护与管理政策
李祗辉
2019, 32(5): 78-8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47.y
摘要:
朝鲜多山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其森林资源在朝鲜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自2015年以来,作为国家战略,朝鲜大力开展了“山林复原战斗”,目标是在10年之内把所有山野改造成树木茂密的“宝物山”和“黄金山”,使“全国树林化、园林化”。文中介绍了朝鲜森林资源、林业发展阶段及其政策法规、保护林和自然保护区、林业管理机构、林产品生产与贸易以及林业教育与科研等现状,总结了朝鲜森林培育、保护与管理的政策特点,并探讨在林业领域的中朝合作、朝韩合作以及国际组织合作的前景,以期为我国林业等相关领域对朝合作提供借鉴与帮助。朝鲜林业发展实践表明,朝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目标体系、法规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机制,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泛非绿色长城倡议及其农牧林发展
尤源, 任宏晶, 周娜, 王永东
2019, 32(5): 85-9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48.y
摘要:
泛非绿色长城倡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可持续土地管理和可持续森林管理,加强和保护自然资源,共同抗击荒漠化,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障食品安全,稳定人口数量,加强应对干旱的能力和复原力,最终发展绿色经济。文中介绍和分析了泛非绿色长城倡议及泛非地区农牧林发展概况,通过剖析泛非11个最初成员国在实施泛非绿色长城倡议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前景展望,旨在为我国企事业单位等出境机构更好地参与当地相关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以及推进当地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技术“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建设提供参考。
美国森林及草原碳管理措施及启示
李静媛, 姜雪梅, 毕翔
2019, 32(5): 91-9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36.y
摘要:
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鉴于森林和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美国林务部门已将提高其固碳水平作为推行低碳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目标。文中在简述美国森林及草地资源整体现状及其碳储量的基础上,介绍美国林业管理体制并进一步说明其关于森林及草地碳计量及监测数据库,进而说明在上述林业管理体制下美国各部门为应对气候变化指定的一系列关于森林及草地碳汇管理的措施及战略框架,最后总结对我国森林和草原碳管理的启示。
澳大利亚林业研发实践及启示
徐栋坤, 陈妮, 曹芳萍
2019, 32(5): 97-10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82.y
[摘要](838) [HTML] (44) [PDF](372)
摘要:
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于几十年间的研究与发展(R"D)所提供的科学技术基础,澳大利亚现代林业发展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共赢。文中从澳大利亚林业发展现状切入,分析澳大利亚林业研发的研发成效、研发力量、资金来源和研发模式,认为澳大利亚林业研发实践可借鉴性强,提出可能提升我国林业产业研发水平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建议。
问题探讨
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对农户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我国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474户农户为例
韩锋, 赵麟萱, 宁攸, 赵荣
2019, 32(5): 102-10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81.y
摘要:
在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为社区提供了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生计方式,改变了农户传统的收入组合模式,不仅带来收入和支出整体增加,也使传统的单一生计方式趋于多样化,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收入分配结构,可能带来农户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文中以高黎贡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为研究区域,拟合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基尼系数,分析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旅游背景下农户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森林旅游为农户收入带来显著提高,森林旅游收入已经成为经营农户的主要家庭收入;经营农户收入分配差距大,非经营农户收入分配差距小,森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6类木质家具出口额预测
田刚, 王柳笛
2019, 32(5): 106-11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83.y
摘要: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测算13个因素对中国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出口6类木质家具的影响程度,采用GM(1,1)模型预测2019—2023年中国对“一带”沿线国家6类木质家具出口额,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出口额走势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9—2023年中国对“一带”沿线国家6类木质家具出口额均会上升,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中国GDP、中国家具制造业从业人员年度平均工资均是影响带软垫的木质框架坐具、卧室用木家具、起居室/餐厅和商店用木家具出口额走势的关键因素,25国人口总量、中国GDP、中国原木平均进口价格则是影响其他木质框架坐具、办公用木家具、厨房用木家具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