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2卷  第4期

目录和封面
本期目次和封面
请点击下方pdf查看或下载
2019, 32(4): .
[摘要](1113) [PDF](590)
摘要:
专题论述
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运营研究综述与展望
赵越, 王海舰, 苏鑫
2019, 32(4): 1-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43.y
[摘要](1124) [PDF](622)
摘要:
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运营是利用市场手段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创造收益的经济运作过程,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界定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运营概念的基础上,从运营要素、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工具3个视角梳理了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运营的相关文献,并对现存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关建议:重视森林生态资本由谁来运营以及运营环境和目标等方面的要素作用,调动社会资本并实施与全民参与激励相容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实行分类补偿并探索小尺度的森林生态补偿标准与评估方法,提高政府监督管理力度并合理利用金融政策工具。
植物响应大气氮沉降研究进展
段娜, 李清河, 多普增, 汪季
2019, 32(4): 6-1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29.y
[摘要](1050) [PDF](648)
摘要:
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改变导致的大气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氮循环产生了显著影响。氮是植物细胞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生长需求量较大的营养元素,氮素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文中在全面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氮沉降导致的氮素可利用性变化对植物生长、代谢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光合生理以及凋落物特征等造成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期为深入研究氮沉降与植物生长及生理生态机制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湿地蓄水主要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宋争, 何友均
2019, 32(4): 12-1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54.y
摘要:
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中,湿地蓄水功能研究越来越多受到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的关注。文中分析了国内外湿地蓄水功能相关重大研究成果,从数据处理、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的角度凝练出具有代表性的3类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模型,总结了不同研究方法及其模型的适用范围、优势和劣势,从多源数据融合、地表高程监测和应用领域拓展3个方面提出进一步研究湿地蓄水功能的主要趋势,以期为保护、恢复和提高湿地蓄水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森林土壤呼吸对降雨脉冲的响应研究进展
尚晴, 程露, 王忠伟, 刘彦春
2019, 32(4): 18-2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44.y
[摘要](1066) [PDF](626)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储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呼吸则是土壤碳库参与陆地碳循环的主要方式,其受到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综合调控。偶发性降雨会引起森林土壤湿度的瞬间增加,进而导致土壤呼吸速率的快速提高。文中介绍了森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综述了降雨脉冲效应的特征和诱导机制(包括物理替代机制、微生物代谢机制、土壤养分限制机制及光化学调控机制等),分析了当前降雨脉冲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是未来开展降雨脉冲效应研究的重要方向,探究森林土壤呼吸不同组分对降雨脉冲的响应差异与机制也是潜在的重要研究方向。
麻疯树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韦冬萍, 韦剑锋, 季喆, 范宇婷, 乔凯锋, 韦秀菊, 莫丹丹
2019, 32(4): 23-2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21.y
摘要:
麻疯树是公认的生物燃料植物之一,也是一种具有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力的物种。近年来,基于麻疯树速生和各器官含有毒物质,麻疯树对土壤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综述了麻疯树对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在不同种植条件下麻疯树引起土壤水分含量、pH值、主要养分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趋势不同,麻疯树对土壤性状影响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议深入研究麻疯树种植及其凋落物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以期为麻疯树种植与调控提供科学参考。
森林医学发展历程和前景及其对疾病的预防作用
杨欢, 陈志权, 范金虎
2019, 32(4): 29-3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23.y
[摘要](1145) [PDF](1186)
摘要: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杀菌除尘等有益作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问题关注的增加以及对森林疗养功能研究的深入,以森林环境为治疗及预防疾病手段的森林疗法发展迅速,由此衍生了“森林医学”这一新兴学科。在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已经积累了很多有关森林疗法的科学研究成果,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5位,将森林资源合理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有助于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中介绍了森林医学的发展和森林环境对疾病的预防作用,根据疾病的经济负担等因素,提出了森林医学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森林医养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各国林业
中国省域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时空耦合测度
吕洁华, 蔡秀亭
2019, 32(4): 34-3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59.y
[摘要](1009) [PDF](630)
摘要:
在探讨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耦合特征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0,2013,2016年中国大陆各省域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耦合协调发展阶段来看,大部分省域在4个年份分别处于磨合、磨合、磨合、协调阶段,部分省域发展过程出现了跃进或倒退现象;从相对发展状态来看,大部分省域在4个年份分别处于超前、超前、超前、滞后状态,当前森林生态安全较林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差距;从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来看,大部分省域在4个年份分别为类型Ⅵ、Ⅵ、Ⅵ、Ⅶ,当前森林生态安全滞后于林业产业结构,二者处于低度协调阶段。
集聚和出口对中国造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徐畅, 程宝栋, 李凌超, 陶晨璐, 张金珠
2019, 32(4): 40-4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58.y
[摘要](1010) [PDF](567)
摘要:
造纸业作为中国传统制造业之一,亟需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文中基于我国1999—2007年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造纸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考察集聚和出口对中国造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中国造纸企业1999—2007年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太大变动。实证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对造纸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低于内销企业,而且产业集聚对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幅度;集聚和出口都能影响企业研发创新,进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竹类植物植硅体碳研究
张建, 郭雯, 漆良华, 胡璇, 丁霞, 程昌锦, 雷刚
2019, 32(4): 46-5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28.y
[摘要](1114) [PDF](611)
摘要:
植硅体碳(Phyt OC)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汇来源,由于其稳定性强、不易分解等特点,成为当今全球生物固定CO2的重要手段。植硅体碳的稳定性对全球陆地土壤碳库贡献比植硅体碳储量要大得多。文中综述了中国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的研究成果与进展。研究发现,不同竹种植硅体碳的含量差异较大,同一竹种不同器官的植硅体碳储量也存在差异,在竹林土壤中植硅体碳的分布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趋势。中国竹林分布面积广,竹种类型多样,竹资源丰富,今后应加强对不同竹种间植硅体碳的研究,特别是进一步提高竹林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碳储量的措施,结合当下经济、社会等因素,更加突出植硅体碳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探析——基于典型地区研究
束怡, 楼毅, 张宏亮, 汪涵
2019, 32(4): 51-5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24.y
[摘要](1503) [PDF](1772)
摘要:
森林康养作为“两山”理论的新实践,已成为我国绿色、健康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它的发展对建设“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中在阐述国内外森林康养相关概念及内涵基础上,结合我国典型森林康养地区的现状研究,对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其具体发展路径提出以下建议:1)提升理论认知,加强森林康养教育;2)完善政策指引,实现产业合理布局;3)优化资源利用,构建产业等级制度;4)完善后勤服务,强化人才队伍建设;5)强化创新意识,丰富森林康养内涵;6)结合地区特色,打造品牌产业。
我国国家公园研究与实践进展
张广海, 曲正
2019, 32(4): 57-6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35.y
[摘要](1077) [PDF](1238)
摘要:
我国国家公园是一种新型的自然保护区模式,强调生态保护、国家性和全民公益性,近3年的试点工作卓有成效,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文中以研究内容和实际建设为线索,系统梳理我国国家公园和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相关政策法规,总结我国国家公园发展及试点区基本情况,并探讨提出试点区建设发展的具体建议。
我国柳杉毛虫研究进展
华银, 卢赐鼎, 是雨霏, 何欢, 韩小红, 林浩宇, 张飞萍, 梁光红
2019, 32(4): 62-6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32.y
[摘要](1098) [PDF](676)
摘要:
柳杉毛虫是一种大型鳞翅目类食叶害虫,在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均有分布,可危害柳杉、云南松、侧柏等多种寄主,其中以柳杉较为严重,重者导致林分大面积枯死。文中在收集查阅近6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寄主与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虫害综合防治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该虫在不同区域能适应不同的寄主,并在夏、冬季节对极端温度具有特殊的适应性;柳杉毛虫性引诱剂的开发和应用可有效杀灭雄虫个体并降低后代种群数量;一些优势天敌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可为更好地控制虫害和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我国高压装饰板生产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建议
唐召群, 伍艳梅, 徐明华, 钤昆
2019, 32(4): 69-7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27.y
[摘要](1033) [PDF](633)
摘要:
高压装饰板具有优异的表面装饰效果和理化性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有望破解内销不畅的困局。文中阐述了我国高压装饰板生产工艺、原材料、生产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标准的现状,分析了高压装饰板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高压装饰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高压装饰板的应用和发展。
中美国有林森林经营计划制定比较研究
刘亚培, 邓华锋, 朱济友, 张璐
2019, 32(4): 75-8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30.y
[摘要](1029) [PDF](918)
摘要:
美国是世界上林业较发达国家之一,国有林经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中对比分析了中美国有林森林经营计划的发展历程、法律基础、制定过程以及森林计划内容。针对我国国有林森林计划中的不足,提出:1)加强国有林森林经营计划制定中的公众参与;2)细化国有林管理,重视可获取的最佳科学信息;3)加强计划评估、制定、监测的适应性管理;4)以可持续经营为核心制定国有林森林经营计划;5)转换立法思路,完善国有林相关法律法规。
印度尼西亚森林警察打击非法采伐的执法对策及存在问题分析
刘心来, 李震
2019, 32(4): 82-8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57.y
[摘要](1047) [PDF](589)
摘要:
木材生产国的森林警察在打击非法采伐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首先简要介绍印度尼西亚的森林警察制度,以Gunung Palung国家公园和吉打邦为例总结森林警察面对非法采伐的执法对策,对其抑制非法采伐的效果进行分析,指出印度尼西亚现行森林警察制度在打击非法采伐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执法权限受限、地方分权造成地方政府对于林地管理部门的忽视以及经济奖励制度存在缺陷。
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和斐济林业发展比较与分析
李伟, 何淑嫱, 潘瑶, 沈立新
2019, 32(4): 86-9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20.y
[摘要](1121) [PDF](619)
摘要: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然而人类社会发展正影响着其完整性和稳定性。以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和斐济为代表的太平洋岛国拥有丰富的热带森林资源,但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正在导致热带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文中介绍了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和斐济这3个太平洋岛国的森林资源现状,着重分析和比较了这些国家的森林资源现状、林业管理体制、政策与机构,以及林业生产与贸易状况,以期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开拓太平洋岛国地区国际市场提供重要信息支撑。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管理现状及启示
曾以禹, 王丽, 郭晔, 李想, 许单云
2019, 32(4): 92-9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22.y
[摘要](1067) [PDF](996)
摘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已顺利开展,但在体制、机制等方面仍不甚完善。文中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国家公园在管理体系、资金保障机制、重点工作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提供参考。分析表明,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多元,分为公园局与当地联合管理以及公园局独立管理2类,采取局长/局长助理—司局—处3级管理结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基金捐款、财政拨款和门票收入。重点工作明确,即加强土地和生态系统的可恢复性、推动传统所有者参与发展、提高公园对游客的吸引力。其他特点还包括高度重视资源监测、正确处理与当地社区的关系、加强高科技和社交媒体创新应用、及时总结报告、制定发展规划等,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问题探讨
我国小规模联合森林认证效果调查与分析
校建民, 赵麟萱, 马利超, 王艳艳
2019, 32(4): 97-10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38.y
[摘要](1052) [PDF](628)
摘要:
联合认证是森林认证中一种常见的认证模式。文中根据对7家开展FSC小规模联合认证的营林组织进行调查的结果,总结出小规模组织在成立联合体、体系文件、内审、传统权利、环境影响、生态系统保护、化学农药使用、森林经营规划以及森林经营中的产销监管链9个方面普遍存在潜在不符合项;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我国发展小规模联合森林认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集体林小规模组织森林认证工作的建议。
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与应用
修新田, 陈秋华, 邹芳芳, 郑小敏, 黄陈亦锌
2019, 32(4): 101-10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40.y
摘要:
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属于国家生态红线区域。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对国家级森林公园进行生态红线管控的关键,也是实现国家级森林公园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文中提出国家级森林公园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内涵,并从构建主体、实施区域和实施目标3个方面阐述其主要特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产业准入政策和指导性文件,在遵循突出因地制宜、强化底线约束、加强监管干预原则指导下,通过研读制度和文件,参考已有的产业负面清单,筛选出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禁止、允许和鼓励3类产业,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家级森林公园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探讨负面清单适用性、管控措施以及如何推动国家级森林公园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落实。
我国乡村森林旅游开发须破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法制困局
李永安
2019, 32(4): 107-11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9.0060.y
[摘要](1004) [PDF](664)
摘要:
在森林资源丰富的乡村发展森林旅游,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战略意义,但不可避免地要牵扯到乡村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载体——农村土地制度问题。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土地制度,但是“集体”在政府行政权力消解下,并没有在实践层面取得法律的主体地位。在2008年我国集体林权改革后,一方面农民手里持有集体林权证书;另一方面,在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照样绕过集体所有直接征地。为此,在各级政府诉求以乡村旅游战略解决“三农”问题的当下,要强化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中“集体”的法律主体性地位,从而提升农民(通过集体)参与乡村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涉及林地权益关系的博弈能力,破解过去在国土规划与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产业进步、现代化及城市化发展与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无关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