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29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专题论述
全球REDD+筹资状况与对策研究
冯琦雅, 覃鑫浩, 王雅菲, 何友均
2016, 29(4): 1-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4.001
[摘要](2475) [PDF](1313)
摘要:
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降低碳排放及通过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管理增加碳储量(REDD+)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机制。完善的资金机制是顺利实施REDD+机制的关键环节,其中筹集资金又是资金机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中阐述当前REDD+资金机制一般模式,分析REDD+筹资情况,并且对巴西、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和越南4国REDD+非市场筹资进行重点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REDD+项目存在融资数量少、承诺资金难以落实、REDD+资金监管成本高等问题,提出解决REDD+资金筹措问题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完善REDD+资金来源机制起到促进作用,推动REDD+项目顺利实施。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森林旅游中的应用分析
张文娟, 马履一, 杨军
2016, 29(4): 7-1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4.002
[摘要](2527) [PDF](1315)
摘要:
通过人类需求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连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方法已成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分析国际上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和方法在森林旅游规划、森林旅游管理和森林旅游的影响评估中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发现,将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纳入森林旅游能够更直观地体现森林旅游使用者和管理者与森林旅游区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更有利于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文中预测,随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和预测方法的成熟,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在森林旅游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于生态恢复监测的探讨
杨兆平, 高吉喜
2016, 29(4): 14-1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23.y
[摘要](2301) [PDF](1241)
摘要:
监测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调整恢复计划、评价恢复效果、纠正环境政策偏差具有重要作用,是保障恢复计划有效实施的手段。当前,生态恢复的监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文中对生态恢复监测的作用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恢复的监测步骤;认为开展生态恢复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构建生态恢复监测网络、制定生态恢复监测规范是提升当前我国生态恢复监测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与评价。
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研究进展
喻阳华, 杨苏茂
2016, 29(4): 19-2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26.y
[摘要](2262) [PDF](1268)
摘要:
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涵养水源是水源涵养林具有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水源涵养林体系的稳定性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文中综述了森林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及演替规律是诊断结构缺陷和功能低效的理论基础,探讨了调控水量、改善水质可作为评价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的内容,分析种群、功能群、群落等不同尺度及各水平之间的外推和转化有助于揭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机理,论述通过树种选择与组配、密度与覆盖率等配置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凋落物数量及分解速率。未来需要加强4个方面的工作,即深入分析水源涵养林的结构、拓宽水源涵养功能评价范畴、不同尺度水平的研究及转换、选择适宜的物种组合和优化林分结构。
嫁接繁殖研究进展及其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何海洋, 彭方仁, 张瑞, 谭鹏鹏, 刘壮壮
2016, 29(4): 25-2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22.y
[摘要](2326) [PDF](1271)
摘要:
嫁接作为一种传统的无性繁殖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农林领域中的良种扩繁保存、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它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抗逆性,改变植物的开花结果习性及改良果实品质。文中介绍了嫁接繁殖的特性,并从嫁接愈合解剖学、生理生化、分子机理3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嫁接成活机理进行了系统综述;探讨了嫁接引起的遗传变异及其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嫁接技术改进及林木遗传改良提供新思路。
喜火迹地森林昆虫及林火感受器研究进展
詹庆斌, 张思玉
2016, 29(4): 30-3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4.003
[摘要](2546) [PDF](1332)
摘要:
在森林发生火灾后,一些适应火迹地的生物种类能够进行自然演替和进化。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被火干扰过的森林呈现出比未过火的森林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喜迹地昆虫物种的多样性,而我国尚未对森林喜迹地昆虫进行系统研究、关注和报道。文中综述了喜迹地昆虫物种多样性、生态学特性以及红外感受器、烟雾感受器研究及其仿生学意义,并对我国喜迹地昆虫研究进行了展望。
遥感技术在火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伊坤朋, 包玉龙
2016, 29(4): 36-4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4.004
[摘要](2371) [PDF](1662)
摘要:
火是地球表面频繁发生的异变现象,也是森林、灌丛、草地等生态系统中植被演替的主要动力。植被火烧释放出来的大量气溶胶颗粒物以及各种痕量气体,会引发大气环境和全球碳循环过程的深刻改变。遥感卫星能够监测和记录全球地表信息,尤其适用于地表异变现象特别强烈的火灾事件。遥感技术在野火识别和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为了实现以下4个目的:1)火点精确地理位置判定;2)在燃火线的范围制图和火场发展趋势判定;3)火烧强度评价;4)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监测与评价。文中总结了遥感卫星技术和数据在火险评价与制图、火点识别、火烧面积统计以及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评价中的应用和贡献。
介质对木材热处理的影响
吴再兴, 陈玉和, 李能, 陈章敏, 黄成建, 孙丰文
2016, 29(4): 42-4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25.y
[摘要](2138) [PDF](1495)
摘要:
文中总结了不同介质热处理的技术特点,介质对热处理材性能的影响,以及预处理和复合介质热处理的研究进展,认为采用油、预处理或复合介质等热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减小木材强度降幅,还能显著增强防腐性能等其他单纯蒸汽热处理无法实现的功能,建议今后进一步拓展热处理介质的范围,深化预处理和复合介质热处理研究,赋予热处理材更多、更好的性能,研发出更具有竞争力的热处理技术。
竹质材料阻燃技术研究
崔贺帅, 靳肖贝, 杨淑敏, 刘杏娥
2016, 29(4): 47-5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24.y
[摘要](2467) [PDF](1510)
摘要:
竹质材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易燃材料,阻燃处理可以增强其耐火性能。文中概述了竹质材料的易燃特性和燃烧机理,总结了浸注法、表面涂覆法、化学改性法等阻燃剂处理的常用工艺,综述了磷氮系阻燃剂、磷氮硼复合系阻燃剂、树脂阻燃剂和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的阻燃特点,并展望了竹质材料的阻燃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竹质材料的阻燃改性研究提供参考。
各国林业
国有林区改革的“内部分开”与林权改革的边际创新
王有志, 宋阳, 柏晓东
2016, 29(4): 51-5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4.005
[摘要](2392) [PDF](1278)
摘要:
以改革成本理论为分析工具,从经济改革成本、社会改革成本2个维度对我国国有林区的内部分开体制进行分析,认为经济改革成本是采取内部分开体制的直接原因,而社会改革成本会随着改革过渡期的延长而增加。在当前国有林权改革停滞的情况下,对林业产权体系进行边际创新,明晰林区居民对于森林生态资源的产权有利于突破林权改革遭遇的困境,实现林权的帕累托式改革。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中国森林转型分析
李凌超, 李心斐, 程宝栋, 刘金龙
2016, 29(4): 56-6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4.006
[摘要](2427) [PDF](1439)
摘要:
文中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研究工具,试图厘清经济增长与森林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探明影响中国森林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制。基于中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不同,中国存在“U”型森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经济增长有助于森林面积的恢复,但并非持续推动我国森林面积增长的原因。文中进一步验证了作为政府行为的林业财政投资与造林项目实施在我国森林面积恢复与增长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我国林业产业非均衡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秦国伟, 卫夏青, 田明华
2016, 29(4): 62-6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4.007
[摘要](2288) [PDF](1253)
摘要:
林业发展的重要主题是维护生态和改善民生,而林业产业以其独特的复合结构、复合功能和复合层次连接了生态建设和民生改进。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林业产业的非均衡发展制约了林业产业区域均衡与转型升级,进而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文中分析国内外关于林业产业非均衡性的研究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梳理我国林业产业非均衡发展的评价方法与应用,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势和缺陷;基于分析结果,对我国林业产业非均衡发展研究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中国竹林认证市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夏恩龙, 江泽慧, 李智勇
2016, 29(4): 67-7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18.y
[摘要](2304) [PDF](1280)
摘要:

竹林在应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竹林认证将成为未来竹林产品贸易的必然趋势,竹林认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竹林认证发展还比较缓慢,竹林认证市场发展受到全球环境保护行动、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负责任发展的需要和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导向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找到竹林认证市场的有效解决途径,文中从宏观上分析了竹产业和竹林认证的市场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制度保障建设、消费观念转变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发展竹林认证的政策建议。

通信技术在我国智慧林业建设中的应用
马建浦
2016, 29(4): 72-7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09.y
[摘要](3067) [PDF](1183)
摘要:
智慧林业是应用多种监测技术构建遍布整个林业体系的信息网络,实现各种林业资源的感知化、林业信息的物联化和林业管理的智能化。通信技术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作用。文中在概述智慧林业研究最新进展基础上,根据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综述了有线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我国智慧林业建设中的应用进展,以及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相结合的传感器网络通信系统及电信传输网络系统在林业上的应用,探讨了通信技术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台湾地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发展与趋势
刘馥瑶, 陈朝圳
2016, 29(4): 77-8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11.y
[摘要](2346) [PDF](1590)
摘要:
早期台湾地区对国家公园的经营管理,采取由上至下的一元化政策,忽略国家公园对当地人文与社会的影响,造成利害关系的冲突。虽然目前国家公园政策的形成已加入公众参与机制,但所面临的管理问题仍层出不穷。因此,如何善用公众参与机制,彰显国家公园的生态维护价值,将是未来国家公园管理的重要策略。文中介绍了部分国家(地区)的国家公园发展历史、管理制度,探讨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发展、国家公园系统分级的转变与面临的问题等,提出了台湾地区国家公园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英国公有公营的百年林业梦
朱永杰
2016, 29(4): 83-8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4.008
[摘要](2193) [PDF](1129)
摘要:
自1919年以来的近100年,英国在政府公共投资支持下建立了以林业委员会为核心、以国营林业企业为主体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先后通过林业定居点建设、法正林经营和实行小型林主计划等措施培育和经营人工林,为缓解经济萧条危机和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木材供应问题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这个体制的私有化改革呼声开始困扰英国公有公营的百年林业梦,也为林业经济学者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2005—2014年国际原木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
田刚, 姜晴晴
2016, 29(4): 87-9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4.009
[摘要](2545) [PDF](1333)
摘要: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2005—2014年世界120个国家(地区)原木进出口贸易数据,对国际原木贸易网络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及核心节点等指标进行计算,对国际原木贸易网络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木贸易的发展受到世界经济形势和政府原木进出口政策的显著影响;大部分国家(地区)原木贸易伙伴少、贸易量小,只有少数贸易伙伴较多、贸易量大;美国一直是原木进出口贸易的核心国家,德国是后加入的核心国家,属于金砖国家的中国、印度发展迅速,中国在2011年跻身核心国家行列。
一带一路
蒙古国林业发展现状和中蒙林业合作展望
龙超, 龙跃, 江京辉, 肖军, 孙伟娜
2016, 29(4): 92-9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21.y
[摘要](2594) [PDF](1244)
摘要:
蒙古森林资源匮乏, 但却在防止土地退化、保持水土、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蒙古制定了森林法规、政策和规划体系,但林业政策优先领域主要集中在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及鼓励木材加工等方面。林业发展战略则偏重技术,缺乏对林业根本问题的关键性分析。林业立法将大部分森林管理职责下放至地方政府,但因其缺乏资金和技术人员,各项林业政策和规划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森林资源被迅速开发。文中介绍了蒙古林业资源和管理现状、林业政策规划及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与蒙古开展林业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以期为两国林业合作提供重要信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