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24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年度总目录
2011, 24(6).
摘要:
专题论述
政府在森林认证中的作用探讨
徐斌, 刘小丽
2011, 24(6): 1-5.
摘要:
森林认证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市场机制, 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它由非政府组织发起, 而政府作为参与方之一在大多数国家森林认证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包括提供森林认证所需的法规政策环境、创建森林认证体系、规范和开发认证林产品市场、制定鼓励政策和确保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规则等。作为一种市场机制, 森林认证强调各利益方的共同参与, 并依靠市场运作。因此, 认证需要与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文中对各国政府在森林认证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并探讨我国政府在森林认证中应发挥的作用。
湿地固碳功能与潜力
宋洪涛, 崔丽娟, 栾军伟, 李胜男, 马琼芳
2011, 24(6): 6-11.
摘要:
湿地碳存储过程是湿地源、汇功能转换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湿地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结合国内外湿地固碳功能和潜力的研究成果, 文中分别对湿地固碳的生态机理、影响因子及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在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湿地固碳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对进一步研究全球气候背景下的湿地碳动态具有参考意义。
城市热岛效应对气候变暖和植物物候的影响
许格希, 裴顺祥, 郭泉水, 牛树奎
2011, 24(6): 12-17.
[摘要](125) [HTML] (17) [PDF](13)
摘要:
城市热岛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及其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城市热岛的形成机制及其特征、对气候变暖的时空尺度效应以及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提出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应加强的研究工作。
林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国内研究进展与展望
张英, 陈健飞
2011, 24(6): 18-22.
摘要:
高山林线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交错带, 由于其对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 成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对林线的研究起步较晚, 林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更少。文中讨论林线的概念和界定方法, 综述林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国内研究进展, 总结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未来研究的趋向。
酸雾的形成及其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汪赛, 伊力塔, 余树全, 汪开兴, 蔡梦莎, 冯洁
2011, 24(6): 23-28.
摘要:
酸雾会对人体、建筑物等造成伤害, 酸性较高的酸雾还会抑制植物生长, 导致森林衰退。文中主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酸雾形成、消散和减少及其影响因素, 酸雾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酸雾对植物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酸雾化学特征、酸雾与森林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酸雾的控制对策等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国家公园野生生物保护管理研究进展
吴爱华, 和亚珺, 王红崧
2011, 24(6): 29-33.
摘要:
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和提供游憩机会。文中概述不同国家和地区国家公园的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措施, 通过分析国家公园管理原则、政策法律、原住民参与、游客教育和野生生物监测等对野生生物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中野生生物的保护提供借鉴。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杨东, 万福绪
2011, 24(6): 34-38.
摘要:
近年来,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猛, 但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却严重滞后, 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生态型绿色通道的发展。结合工程实践, 文中从边坡生态恢复的植物选择、技术措施及生态功能等3个方面研究和总结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发展现状, 指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植被恢复用植生卷材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郭文静, 赵平, 王正, 范留芬
2011, 24(6): 39-42.
摘要:
综述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的复合植生卷材在边坡绿化中的应用优势, 介绍复合植生卷材的特点以及以无纺布或纸、农作物秸秆、木纤维为主要原料的不同复合植生卷材的制造技术及其特点, 概述复合植生卷材的国内外技术发展应用状况, 并提出复合植生卷材在植被恢复和边坡绿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及其在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低碳加工、循环利用的新思路。
结构用胶合木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郭莹洁, 任海青
2011, 24(6): 43-48.
摘要:
结合近年来结构用胶合木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生产工艺角度出发, 归纳总结有关结构用胶合木结构的研究状况, 包括结构用胶合木生产标准、层板分等、指接等技术、胶层理论与胶种选择、胶合木增强材料对胶合木性能的影响等, 对我国今后结构用胶合木的研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中国木质家具品牌价值链治理:基于实证调查的分析
谢加封, 沈文星
2011, 24(6): 49-54.
摘要:
研究中国木质家具价值链的治理结构便于在操作层面为家具品牌价值链升级与演进提供理论支持。文中分析了中国木质家具品牌价值链的系统构造和演进路径; 对木质家具消费者进行品牌感知调查,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木质家具品牌价值链治理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木质家具产业整体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 未能突破跨国企业的"技术封锁"和"低端锁定"。建议以品牌质量管理和品牌关系管理为基础, 引导家具产业集群的网络互动, 提升产业研发能力。
各国林业
中国林业产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策略研究
印中华, 宋维明, 张英, 李尚治, 高广茂
2011, 24(6): 55-60.
摘要:
随着林产品生产规模快速扩张和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 中国正面临着林产品贸易摩擦加剧的态势。欧美各国纷纷建立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以限制中国林产品出口的增长, 中国林产品贸易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压力。文中首先分析中国林业产业遭受贸易壁垒的现状及特点, 得出当前林产品贸易壁垒的格局主要有3个特点:传统贸易壁垒大量存在, 技术性贸易壁垒正在逐步增强, 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主流; 其次, 从正反2个方面理论分析贸易壁垒影响林产品贸易的作用机理; 再次, 以中日人造板贸易为例实证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程度, 结果发现日本有关甲醛释放量标准的颁布意味着技术壁垒的加强, 对中国出口日本的人造板贸易额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最后, 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3个层面提出中国林产品贸易应对贸易壁垒的战略措施, 以构建林产品贸易壁垒应对机制。
关于国有林权流转若干问题的思考
晏世和, 王登举, 林群, 陈子恒, 晏丹
2011, 24(6): 61-64.
摘要:
立足于国有林这一特殊的所有制形态, 通过对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有关国有林权流转的条款进行梳理分析国有林权流转制度的现状; 在借鉴国外国有林经营管理模式及林权流转制度的基础上, 就国有林权流转的概念、流转范围、流转程序和流转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提出加强国有林权流转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红木树种引种栽培研究进展
徐呈祥
2011, 24(6): 65-71.
摘要:
培育红木资源是国家重大林业发展战略之一。文中简要介绍了中国国家标准中红木的分类及其来源树种, 评介了中国原产的红木树种和对国外红木树种的引种栽培, 重点评述了中国对红木树种苗木繁育、栽培技术和生理生态的研究, 提出了加强红木资源培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问题探讨
社会经济因素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江西为例
刘灵芝, 刘欣, 黄悦怡
2011, 24(6): 72-75.
摘要:
分析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利于深入研究林业发展状况,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文中以江西为例, 利用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采取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对影响林业总产值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 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本年度营林完成投资、粮食播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和粮食作物产量对林业总产值的影响显著。其中, 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与林业产值呈负相关, 其他均为正效应。建议通过增加投资、提高森林质量、加快社会转型来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