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22卷  第1期

林改比较研究
日本私有林合作化实践与借鉴
王登举
2009, 22(1): 1-5.
摘要:
文中回顾了日本森林组合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系统介绍了森林组合的组织体系、运营机制、财务制度、业务范围等, 对森林组合在私有林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森林组合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加快我国林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经济转型国家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经验借鉴
刘勇, 李智勇, 徐斌
2009, 22(1): 6-9.
摘要:
在介绍经济转型国家国有林林权改革趋势的基础上, 分析了经济转型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国有林经营理念、经营主体、管理体制以及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所发生的变化, 最后总结了经济转型国家国有林林权制度改革值得借鉴的4条经验:渐进式是改革方式, 不完全私有化是改革道路, 完善配套措施是改革保障, 推进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是改革重点。
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国别经验
李剑泉, 徐斌, 李智勇
2009, 22(1): 10-13.
摘要:
对森林采伐进行必要限制是世界各国的通常做法。文中对美国、巴西、德国、俄罗斯、芬兰和新西兰6个林业典型国家的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审批制度进行分析, 总结其可供借鉴的国别经验及启示, 针对我国现行商品林采伐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建议。
专题论述
再论“结构化森林经营”
惠刚盈, 胡艳波, 赵中华
2009, 22(1): 14-19.
摘要:
在回顾和评价现有可持续森林经营途径的基础上, 本文着重论述了“结构化森林经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文中指出, 结构化森林经营的目标——培育健康森林, 符合现代森林经营理念; 经营理论建立在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法则上, 理论基础稳固; 经营方法充分利用了“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森林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的科学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 从而使林分结构调整成为可能; 经营模式以健康森林结构的普遍规律为范式, 以保证林分结构调整目标明确; 经营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并进一步量化了德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原则, 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总之, 结构化森林经营不失为一种简洁、操作性强、科学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法。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
陆元昌, 张守攻, 雷相东, 宁金魁, 王懿祥
2009, 22(1): 20-27.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如何科学地经营人工林, 持续地发挥人工林的多种效益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结合在海南、云南、四川、陕西、北京等地开展的近自然森林经营试点研究, 提出了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 包括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目标和技术指标、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不同作业模式及以目标树为特征的林分作业体系。最后讨论了规避近自然化改造风险的规划方法。这些理论和实施技术可为我国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林木育苗产业化关键技术
杨文忠, 杨斌, 王卫斌
2009, 22(1): 28-33.
摘要:
根据国内外现代林木育苗发展现状和趋势, 概述了苗木扩繁、基质研发、容器研制和选择、机械设备制造和选配及工厂化育苗5项林木育苗产业化关键技术; 针对我国林木育苗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加快林木育苗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章岳涛, 贾黎明, 翟明普, 谭飞理
2009, 22(1): 34-40.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的历史和现状, 阐述了高效集水、有效保墒方面的技术, 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 提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发展方向。
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特征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梁尧钦, 曾辉
2009, 22(1): 41-47.
摘要:
总结了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物种识别、结构特征分析、理化信息提取等主要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分析了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特征识别中所涉及的光谱特征优化、混合光谱分解、图像分类识别等关键性技术环节的最新进展; 剖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今后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森林可燃物管理研究进展
肖化顺, 曾思齐, 谢绍锋, 刘发林
2009, 22(1): 48-53.
摘要:
立地条件、天气和可燃物决定了森林火灾的强度与烈度, 三大因素中, 只有对可燃物能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研究表明:1)过去60~100年, 由于森林结构和组成的改变, 可燃物载量增加, 易发生高强度的森林火灾。2)林火模型、实践经验以及现场观察表明, 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 林火行为受可燃物结构与组成的影响很大。3)减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就必须降低地表可燃物的数量、密度、连续性, 移除过度可燃物, 或改造植被, 降低森林植被的燃烧性等。4)可燃物处理有效期评估涉及林火蔓延、林火强度、烈度、火场规模和扑火能力的研究, 景观尺度手段优于林分尺度。
木材碳封存研究进展
王妍, 刘杏娥
2009, 22(1): 54-58.
[摘要](335) [HTML] (103) [PDF](148)
摘要:
碳封存可以分工业封存和生物封存, 工业封存包括地质封存、海洋封存、矿石碳化以及工业循环利用, 这些方法能快速回收CO2, 但工艺流程技术复杂, 成本较高。木材碳封存是生物碳封存的一种类型, 树木光合作用吸收的碳主要存贮在木材中。运用木材密度、微密度等检测仪器, 通过确定木材密度变化, 结合其含碳率来计量木材的碳封存过程以及封存过程中碳的分配格局, 同时研究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可以为研究森林的碳吸收动态提供便捷的方法和科学的依据。
各国林业
中国绿色碳基金发展现状及对策
支玲, 文冰, 王振, 徐玉龙, 彭小花
2009, 22(1): 59-62.
摘要:
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过程, 国际社会做出了不懈努力。世界各国积极参与林业碳汇项目。文中在介绍国内外碳基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绿色碳基金筹资渠道, 提出推动绿色碳基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沿海防护林工程营建技术研究综述
成向荣, 虞木奎, 张建锋, 单奇华
2009, 22(1): 63-67.
摘要:
对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主要营建技术进行了综述, 分析了沿海各地在营建海岸防护林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树种配置、林分结构优化以及低效林改造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
德国巴伐利亚的近自然林业实践
高彦明, 王兰, 高艳梅, 李仲芳
2009, 22(1): 68-72.
摘要:
通过对德国巴伐利亚州及周边地区11个林业经营实体的森林演替、生长现状、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的介绍与分析, 从一个侧面直观地反映了德国的近自然林业实践, 提出了立足我国天然次生林资源丰富的国情, 积极推广乡土树种、谨慎使用引进树种、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探索中国近自然林业经营方法的建议。
问题探讨
我国天然林的多目标综合管理
庄作峰
2009, 22(1): 73-76.
摘要:
文中提出了天然林多目标综合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管理程序。天然林多目标综合管理以社会经济信息和资源信息为数据基础, 以生态系统评估为依据, 以土地利用战略规划为核心, 以多部门共同管理为保障, 打破传统的针对天然林经营规划的管理方式, 实现以天然林区为对象的综合管理方式, 把天然林资源的经营与当地林区的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和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双赢。这种管理模式可解决我国天然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矛盾, 发挥天然林的多种功能。
国外生物质能源产业扶持政策
刘宁, 张忠法
2009, 22(1): 77-80.
摘要:
生物质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15%左右, 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其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国外很多国家都对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加强引导, 制定国家发展战略, 建立专门的科研和管理机构, 强化立法, 并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当大的政策扶持。